Subject: 評論要客觀同合理 |
Author:
Richard
|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23:09:00 08/28/03 Thu
Author Host/IP: NoHost/61.93.106.145
年幼時對別人的觀點同評論,沒有甚麼大的感覺和反應. 但隨著年紀漸漸増長,自己都建立了一些對事的見解同一點點思維. 對別人發表的評論會加以思考和分析,看其立論是否正確.
最近讀過好幾編在成報馬經內的文章,發現原來文筆好的人不一定懂分析和立論. 例一: 某評馬人論及部署馬匹須避重就輕. 看了大半編,覺得其道理有點見地,因香港所採用的賽制是以讓磅(handicapped)為主,佔賽事九十巴仙以上! 不論高班馬或低班馬,練者懂避重就輕去部署一匹馬落弱組競賽,勝算的確提高很多.
但到最後,該評馬人則評論岳伯仁不明此道理,到現在其下馬未有一匹能奪世界馬王榮銜. 更說高多芬深明此點,故能成功連奪此項榮譽. 表面上,他的分析確有道理. 但他忽略了一重點,就是在世界馬王賽制下,只要安排一匹有實力馬多跑幾個分站,便很容易成為世界馬王了!
以岳伯仁馬房兵力,要做到如此,一點也不難! 但好明顯,他沒有此打算及部署. 若不,他可以每站都派馬上陣爭取分數,同高多芬爭過你死我活. 為什麼他不作此舉動? 以小弟推算,只是岳生看重的不是名譽(不像高多分不段地向外推廣(promote)自己馬房的名聲),而是著重其下名駒日後的配種生涯和價值. 有人會反駁,那得了世界馬王名譽對將來的配種費沒有正面影響嗎? 不錯,但要把馬匹運往不同地區作賽,實有一定的風險,特別是去那些地方沒有自己馬房或不是自己的基地. 另外,歐洲人傳統對賽馬的觀念是不喜歡讓一匹好馬”輸”. 還有,大部份熟悉賽馬的人都知道,世界巡迴賽不是每一站的賽事水準都是那麼高. 如一匹馬只贏了巴登大賽和加拿大國際錦標便成為世界馬王,此榮銜是否實至名歸?
故此,岳伯仁會部署馬匹報跑一些經典大賽,如King George, ARC, Breeders’ Cup等. 報跑的馬匹更要有一定之機會(贏面). 這些賽事通常是有悠久歷史背景與公認為高水準的級制賽事. 這樣,他才覺得最能善用馬匹競賽生涯和可提升馬匹日後之配種價值. 不是讓一匹好馬不段地跑,跑呀跑,得第一又好,第二或三也好,總之拿多點分數,目標是奪世界馬王名譽吧! 當然,以上也是小弟之愚見,也許根本也不是岳生所想! 但本人覺得此分析比較客觀同合理. 當然,如果可以想到岳生所想,小弟和那位專業評馬人就不用在此寫馬了!
例二待續.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