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ject: 聖經中的古代表面語言層: 魔鬼、地獄可能並不存在 |
Author:
Liberal
|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23:22:08 04/28/04 Wed
有沒有想過,聖經中有很多重要的用詞,基督徒習以為常,有些甚至已成為核心性教義的用詞,但實際上我們並不了解其真正指涉的是甚麼?"神","魔鬼","罪","審判","地獄","聖子","救贖","天國","聖靈"...可能是一層古代的表面語言,把背後看不見的真理表達出來.就好像電視顯像管前面的鏻質塗層把看不見的電子束顯現成影像一樣.技術進步,鏻質塗層的方程式不斷改善,達致更清晰的影像.那層表面語言的方程式如能進步,便可把背後看不見的真理更清晰地表達出來.
例子1:魔鬼
古代表面語言層:魔鬼
現代表面語言層:內在於人的惡 ("魔鬼"一詞是對內在於人的惡的比喻性描寫)
善惡乃內在於人,善或惡的彰顯是人自身的自由抉擇所決定.
善惡並不是外在於人,所以外在於人的惡並不存在.魔鬼是那惡者.外在於人的魔鬼(惡者)並不存在.
所以,"魔鬼"一詞只是對內在於人的惡的比喻性描寫,或作"魔鬼"實是內住人心.
亞當聽了自己內心的惡/魔鬼,犯罪.耶穌卻成功地抗拒自己內心的惡/魔鬼的引誘,否則他就變成一個君王或大財主(此乃試探故事的隱喻).
例子2:地獄
有說心中失去上帝,肉身活著時必定痛苦,必有怨恨,必有苦毒,好像給火燒,給蟲咬。在地獄的人是不會知道自己是在地獄的,只知道自己很痛苦,很難受,總是心裡欠缺了某些東西,總會覺得上帝或完美的世界離自己很遠。
"地獄"可能是對今生的感受的描述,是一種總是心裡欠缺了某些東西,總會覺得完美離自己很遠的感受.注意這說並非排除地獄的感受在死後延續的可能.
古代表面語言層: 地獄
現代表面語言層: 一種心裡總是欠缺了某些東西,完美離自己很遠的感受
透過對宇宙,人生,及人性的深切思考,加上想像力及創造力,我們可以嘗試建構一層更為現代人明白的表面語言層來取代聖經中的古代表面語言層,把真理更清晰地表達出來.怎知道那個取代是否正確呢?可能像外科手術一樣,每項工作都會帶有一點風險吧.我們當作的是不斷努力完善這項富挑戰性的任務.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