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ject: 《海南雞飯》:性取嚮與飲食文化的多元開拓 |
Author:
轉載自hk10news
|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14:17:51 04/21/06 Fri
AM730 2006-04-20 讀者 M28 730視角
港台新聞─相隔萬重山
~~~~~~~~~~~~~~~~~~~~~~~~~~~~~~~~~~~~~~~~~~~~~~~~~~~~~~~~~~
《斷背山》一片的成功引發了一股國際輿論熱。截至今年3月初,在Goggle網站上輸入「斷背山」的英文片名搜尋資料的高達三千八百萬人次。據說網上有人把萬寶路經典牛仔廣告配以「斷」片對白:「但願我知道如何戒掉你」。陳水扁還用來形容美國與台灣的外交關係。極盡誇張荒謬濫情亂套,各適其適各得其所。
觀乎港台兩地在新聞報道及專欄中挪用「斷背」一詞的各種手法,也可見這兩個華人社會的文化歧異。我引兩個月來四段港台報紙文章為例。2月17日《中國時報》娛樂版頭條是「男同學變性示愛/汪東城碰上超猛的暗戀者」,首段:「20年前,同志情只能在『斷背山』下偷偷進行,但現在社會風氣開放,喜歡就要直接來!汪東城的高中同學暗戀他多年,高中畢業後乾脆去變性,還向他告白…」3月6日奧斯卡前夕,《自由時報》焦點新聞全版是有關《斷背山》獲獎紀錄及李安生平的報道,同時有一段近一千字描述台灣男女同志社群,如何深受電影情節及人物刻劃打動,結論是「李安絕對給了他們(台灣同志們)一座凜冽絕美的斷背山」。
香港記者及專欄作者如何「用」斷背山呢?3月1日香港多份報紙報道「港版斷背山公廁上演」: 兩已婚男性在公廁發生性行為,被判有罪及罰款,指二人作出性質「猥?、淫褻及令人憎惡的有違公德的肛交行為」,又指二人罰款屬於「輕判」。3月7日香港有報紙專欄作者以李安「卿本奇才,奈何作賊」為題,指斷片中二男的關係「擾亂倫常,敗壞風氣」,所以應「傳朕聖諭,將李安殺了」!
同樣的一部電影,港台挪用手法迥異,亦可見兩地媒體對包容弱勢社群的文化素養有天淵之別。香港報紙記者的報道充份流露一己道德判斷,強化社會對小眾的歧視而不自覺。專欄作者主張以文入罪,連基本民主意識都欠奉,煽動仇恨之不理性,亦教人目瞪口呆,重新認識香港社會的封建面相。
來信請寄:香港灣仔告士打道181-185號中怡大廈19樓
(19/F, Centre Point, 181-185 Gloucester Road, Wanchai, Hong Kong)
傳真:3408 3993 電郵:letter@am730.com.hk
(來信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獲優先處理,字數為500字。)
本欄供讀者發表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編輯保留刪改權利,請勿一稿兩投。
香港經濟日報 2006-04-20 寫意 C14 笑傲人生 梁立人
只是性向失調而已
~~~~~~~~~~~~~~~~~~~~~~~~~~~~~~~~~~~~~~~~~~~~~~~~~~~~~~~~~~
香港專上學院保健小組,每年均向新生派發大專生手冊《性的疑惑》。
但有同性戀者指該手冊內容寫道:「不少青少年會對同性戀發生短時間的興趣。這些興趣通常是短暫的,很快便演進為異性戀。假若那同性戀興趣真的標誌終身的同性戀取向,在青春期後仍不消退,最佳辦法就是諮詢院校輔導員或醫生,以進一步了解情況。」認為這本小冊子涉歧視同性戀,會令大眾誤會同性戀屬病態及不正常,需要向醫生求助,要求各大院校收回該手冊,刪除涉歧視內容,以及向曾因此感不安的同性戀者道歉。
在下不是醫生,不敢肯定同性戀是否屬於一種病,不過卻可以肯定的說,同性戀絕對不是一種正常的性取向,否則何故幾千年來,婚姻都只限於一男一女?難道人類錯了幾千年,現在那些支持同性戀的人反而是對的?
無可否認,同性之間也有真感情,但這種感情,如同兄弟姐妹間的手足之情,而同性戀則超越了這種局限,反而更像兄弟姐妹之間談戀愛,難道這也是正常的嗎?
支持同性戀的人的理由是,那屬個人自由,只要沒有妨礙其他人,就不應該受到干涉。如果照此道理,那世上還有道德規範可言嗎?那麼人獸戀、戀父、戀母、孌童、亂倫,只要不妨礙其他人,也可以視為正常嗎?
雖然,近年來同性戀勢力坐大,但並不等於可以習非成是,若我們不敢堅持原則,將會影響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長。因此,我們要像大婆不能容忍二奶入宮一樣,無論如何也不能向同性戀者讓步,承認他們的合法地位,若有人感到對同性戀說病態兩字太傷感情的話,那麼不妨婉轉一點,將之稱為性向失調吧!
文匯報 2006-04-20 香港新聞 A23
男同志染愛滋 深港擬聯防
~~~~~~~~~~~~~~~~~~~~~~~~~~~~~~~~~~~~~~~~~~~~~~~~~~~~~~~~~~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唐苗苗廣州19日電】截至去年12月,本港有2,825人感染AIDS,而深圳被檢測發現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有1,394例,其中男同性戀人群中HIV感染率為2.76%,兩地疫情均呈增長勢頭。深圳疾控中心與廣州同志網站(<a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gztz.org/)(下稱廣同)擬在年內啟動「深港同志愛滋病聯防行動」項目,計劃聯合兩地同性戀者較為集中的公共娛樂場所的經營業者進行動員,倡導安全性行為,聯手控制愛滋病的傳播。">http://www.gztz.org/)(下稱廣同)擬在年內啟動「深港同志愛滋病聯防行動」項目,計劃聯合兩地同性戀者較為集中的公共娛樂場所的經營業者進行動員,倡導安全性行為,聯手控制愛滋病的傳播。</a>
深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廣同日前在深舉辦「男同性戀者(MSM)防愛滋志願者骨幹培訓班」,香港某愛滋病關懷機構的工作人員亦參加該次培訓。
明報 2006-04-20 TV GUIDE C09 黃金劇集 唐嘉晞
《美麗在唱歌》女版《斷背山》
~~~~~~~~~~~~~~~~~~~~~~~~~~~~~~~~~~~~~~~~~~~~~~~~~~~~~~~~~~
《美麗在唱歌》香港寬頻數碼電視13台4月23 日晚上10時
李安的《斷背山》熱潮,令「斷背」一詞成了同性戀的代號。早在《斷背山》揚威奧斯卡前,另一位台灣導演林正盛,憑?女同性戀的題材已揚威國際,《美麗在唱歌》在97年先後在康城獲金棕櫚獎與東京影展的最佳女主角獎。電影的女主角是兩個同名字的「美麗」,劉若英飾陳美麗,曾靜則飾林美麗。
兩個「美麗」相遇
陳美麗家住台北的高樓,林美麗則在都市邊緣的舊街破房子?,兩人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不同性格。前者在高尚住宅?過?孤寂的生活,而林美麗一家也在掙扎,希望擺脫窮人的生活。一日,兩個美麗在一個寫?「非請莫入」的售票亭相遇。在狹小的空間?,她們分享私語隱密的愛情想像、彼此的生活經驗。在對方身上互相找到愛情、欲望。在一夜恩愛之後,林美麗留言離去,她情願守?這純真的愛情留下美好的回憶。
文:唐嘉晞
中國婦女報 2006-04-20
以電影詮釋女人的世紀性話題
~~~~~~~~~~~~~~~~~~~~~~~~~~~~~~~~~~~~~~~~~~~~~~~~~~~~~~~~~~
———近期熱片掃描 〈本期主題〉
有這樣三部電影,都是名演員主演———倪萍、周迅、張艾嘉,演的是三種不同階層的女人:女民工、女藝人、單身母親兼老板。三部電影都出彩。組合在一起看,這三部熱片仍是跳不出表現世紀變遷的大框架,呈現出在21世紀女性面臨的世紀性話題———其一,經濟飛速發展過程中女民工的處境;其二,女性情感的波蕩與對原始浪漫情懷的反駁;第三,華人婦女如何在不同族群中生存,面對多元文化的挑戰。當然電影中的哲思不是刻板地講道理,而是重在審美,達到審美式的人生態度和人生境界,這是三部影片成功的底蘊。
倪萍:泥鰍比我們有尊嚴 (藤藤╱文)
上周,由楊亞洲導演的電影《泥鰍也是魚》在全國公映,倪萍因在影片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角泥鰍而備受關注。
從《美麗的大腳》中的女鄉村教師,到《浪漫的事》里的離婚女人,倪萍在選擇演戲後,所塑造的角色都是小人物式的底層人,而《泥鰍也是魚》里的女民工泥鰍,更是顛覆了她以往的各種形象,電影里她穿?破舊的民工服、沒有化妝的臉上還沾?污垢,在泥鰍的身上再也找不到大家熟悉的那個倪萍。對此,倪萍說,她是冒?很大的風險來演的。“當年張國立曾經說過,你們誰要是找倪萍演戲,肯定要賠,因為她演什麼觀眾都不會信,我認為他當時說得非常對。所以選擇這樣的角色才是對我的最大挑戰,我的形象在老百姓腦子里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如果說讓我演個白領或者報社編輯,可能很容易,也許演演就成了我自己,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嘗試不同於自己的東西。”
當然如此的改變,對於倪萍來說困難確實不少,“實際上困難很大,我雖然長得像弱勢群體,但是我的生活狀態、生活環境,骨子里面的東西離他們很遠。咱掏心窩子說,你是不是就能和菜市場賣菜的、門口的保安、快遞的、送水的成為朋友,特別聊的來?沒有,確實沒有。主要是內心離他們遠,當一個人特別無望的時候,那種感覺你是演不出來的,因為你一出門就有車,你想買什麼都有錢,你也會有苦惱、困難,但都是你自找的,讓你從內心深處去擁抱一個特別絕望的狀態,特別困難。在拍攝的過程中,導演一直強調,要演泥鰍這樣的角色,一定得把自己降下來,不要偽善地表現善良、同情、關懷。當然把自己放下來,不是說說就能做到的,好在我們有一些記憶,我們是從苦難中長大的,你自己不見得有多苦,但是你經歷過那段苦難的年代,你也是從家里買不起東西的苦日子里走過來的,你有記憶的儲存。演泥鰍我從來沒有化妝,一開始還覺得臉發緊,起皮,慢慢這種感覺也就沒有了,我60天拍攝從來沒有躲過陽光,我就坐在那兒,這是一種體驗。演完後覺得我從內心深處對泥鰍尊敬,她不是弱勢,比我們有尊嚴。”
40歲是女演員的瓶頸,甚至意味?事業的結束,處在這個年齡的女演員不是沒有戲拍,就是出演配角。作為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央視著名主持人,從幕前退下來的倪萍沒有去謀求一份穩定而舒適的工作,反而去挑戰女演員最吃力的事情———40歲拍電影。但正像倪萍自己所說的:“我運氣太好了!”她沒有重复這個年齡女演員的尷尬,她趕上了楊亞洲這個出色的導演,挖掘了18年沒拍過戲的倪萍身上自己都驚訝的無限潛力。轉行拍的第一部電影《美麗的大腳》就拿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我在藝術上是個?頭草,對什麼都不是太堅持,導演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即使有了不一樣的想法,導演一堅持,我也就照?去做了,可能正是這樣的聽話,才讓我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就。”說起和楊亞洲的合作,倪萍對一些流言蜚語如當耳邊風,“其實我不是只拍楊亞洲一個人的電影,之前拍了沈好放的《天高地厚》、陳立的《兩個人的芭蕾》,只不過兩部片子大家都沒有看到。”對楊亞洲的無限信任,也讓40歲的倪萍在闊別了電影18年後登上了又一個巔峰。而《泥鰍也是魚》講述的就是經濟飛速成長過程中女民工的故事。
《如果•愛》:對原始浪漫的反駁 (許意╱文)
本片在不久前頒發的第25屆香港金像獎中摘得最佳原創歌曲、最佳服裝、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攝影等獎項。主演周迅獲最佳女主角獎。
該片講述的是當紅影星孫納即將和香港當紅男星林見東合作出演一部歌舞片,導演是孫納的男友、著名大師級人物聶文。隨?影片的拍攝,孫納與林見東的記憶已然回到了過去……
10年前,來北京闖世界的外來妹孫納和來北京學電影的香港人林見東相遇並相愛了,但他們一樣的落魄和無奈。孫納為了進入電影圈投入林見東導演同學的懷抱,並且依靠這種方式一步步成名。林見東當不了導演學美術,幹不下去又做演員,沒想到也最終成名。
10年後,已經成為大腕的孫納和已經成為香港名角的林見東,還有不知不覺中對孫納動了真情的名導演聶文相聚在同一部電影中。戲內戲外兩場三角戀,充滿了無盡的冷靜和無奈,伴隨?對若幹辛酸往事的情感交織。隨?戲中戲的殺青,三人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情感,有得也有失,雖是浪漫到極致,但是最後卻不可避免地走到了無言的境界,隨?影片的散場而各奔東西。
這是一部充滿?溫情和傷感的影片,平緩、絢爛、冷酷、煽情。周迅的靈性和現實,金城武的絕望和執著,張學友的無奈和包容,以及導演陳可辛精心的編排和精致呈現的細節,配合?令人眼花繚亂的舞台演出效果,所有這些,讓本片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上的饕餮盛宴。
《海南雞飯》:性取嚮與飲食文化的多元開拓
本片主演張艾嘉獲第25屆香港金像獎女主角提名,導演畢國智獲新晉導演獎。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新加坡。珍出身豪門,隨全家移民新加坡後,家境日漸衰落。12年前珍又遭到丈夫遺棄,但她根據祖傳秘方調製出“海南雞飯”開了一家餐館,獨自養大三個兒子。
思想傳統的珍一直渴望?兒子長大成人後盡快讓自己抱上孫子,但卻出乎意料地發現,長子健齊和次子都是同性戀,三兒子健康似乎成了最後的希望。但珍從傳言中得知健康也是同性戀。她無法接受,於是和好友金水開始積極介紹女孩子給健康,但偏偏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總是事與願違。健齊在電視中宣布要和自己的外國男友登記結婚,珍感覺無法容忍,於是召開家庭會議予以製止,卻因言語不和導致三個兒子最終離她而去。
就在這時,金水發明了一道新菜並一炮而紅,無形之中嚴重影響了珍的生意,珍倍感失落。一次高手雲集的廚藝比賽中,珍遭遇代替對手金水參賽的健康,健康參賽的是“海南鴨飯”。賽場外,珍看到健齊被一群記者圍追堵截,於是為兒子大打出手。珍在廚藝比賽中奪冠,也終於被兒子的真誠感動,與他們盡釋前嫌,一家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這是一部表現華人和洋人共處的社會環境中,傳統與現代生活觀念沖突的喜劇。主?是一個傳統的中國母親對三個兒子性傾嚮的關心,其深層意義是要人們開啟封閉的心靈,尋求更廣闊的視野。張艾嘉飾演的珍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單純卻又充滿复雜的情緒,充分表現出一個現代母性的勇氣,而她的“海南雞飯”已不再只是填飽肚皮的食物,而是中華飲食文化,緊密聯系?一家人的情感。
《中國婦女報 生命•生活•休閑》 〔20060420?H〕
太陽報 2006-04-20 兩岸 A39
內地60%單身女不只一性伴
~~~~~~~~~~~~~~~~~~~~~~~~~~~~~~~~~~~~~~~~~~~~~~~~~~~~~~~~~~
【本報訊】一項針對內地城市單身女性的調查發現,近六成受訪者有超過一名性伴侶。但當問到上次性生活的時間,近半數人卻回答「太久了」或「白堊紀」,甚至一打避孕套過了期也用不完。
近一成擁逾10人
由多家媒體共同主辦的「中國城市單身女性排行榜」調查,從三月中下旬開始,將歷時八個月。截至前天下午共有近六千人回答了網上問卷。目前調查顯示,近五成二人擁有一萬至十萬元人民幣的個人資產,約三成人更擁有十萬至一百萬元資產。
調查反映內地單身女性的性生活並不空白,約四成八人有兩至九個性伴侶,回答十個以上的人也有接近百分之八。但一成三受訪者表示最近一次性生活是「白堊紀」,也有三成四人的答案是「太久了,不記得了」,甚至有三成八人買一打避孕套過期都用不完。
此外,六成多的人表示「沒有合適結婚對象」。有近百分之四的人表示單身是因為「性取向」,反映出有部分受訪者是女同性戀者。目前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單身男女已衝破百萬。
台灣立報 2006-04-20 性別 12
拉子找健康需求大不同
~~~~~~~~~~~~~~~~~~~~~~~~~~~~~~~~~~~~~~~~~~~~~~~~~~~~~~~~~~
【記者陳怡君綜合報導】婦產科診療間內,台灣醫生總是習慣問求診女性:「妳有結婚/男朋友嗎?」一句聽起來平凡無奇的話,卻往往讓女同志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順勢回答「有」,醫生通常會接著問「有無避孕」,女同志若依實情回答「沒有」,雙方立即陷入雞同鴨講的問診互動中,第一個犧牲的是拉子們的健康權益。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資料,該會在1973年將同性戀自「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的疾病分類中除名,然而同志健康在1990年以前,對於研究調查者而言還是不被看見。
台北市女權會指出,女同志的身體構造雖然跟異性戀女生相同,但是不同的生命歷程,有了不同的健康需求。不論是女同志伴侶使用人工生殖權;異性戀就醫環境讓上婦產科的女同志有口難言;還是明明心理健康卻被父母當成「需要精神醫療」的病人,醫界需要對女同志健康更加敏感。國外研究指出,女同志健康可分為青少年、成年、老年三個階段,青少女時期要擔憂的是「出櫃」引發的霸凌排擠與暴力;成年同志則面臨了安全性行為、家暴與生養子女等問題;老年女同志則有友伴不多、伴侶過世後容易陷入社會孤立的處境。
台灣女人連線認為,大部分人思考同志健康時,觀念仍然停留在社會壓力對其心理影響的層面,生理方面往往因此被忽略。去年一月美國LGBT健康聯盟線上調查訪問了2,209名美國18歲以上的男、女性,問卷結果顯示,女同志裡有抽菸習慣的佔42%,一般女性只有28%,顯示拉子圈中抽菸比率遠高於異性戀女生。
台女連歸納美國同志健康聯盟GLMA(GayandLesbianMedicalAssociation)於2002年發表的建議,指出女同志健康危機中,因社會壓力導致的負面因子,例如使用菸、酒、藥物比例高於平均值、過重,菸酒引發的心臟病、社會歧視造成的憂鬱/躁鬱的問題都需要特別關注。
另外,異性戀醫生對於同志文化的不了解,導致不少女同志與醫生之間溝通互動不佳,累積長久不友善的就醫經驗,會讓某些女同志非到不行,否則絕不就醫。研究指出,就醫環境不友善使得拉子們定期子宮抹片檢查的意願低落,延誤早期發現婦科疾病的機會;而女同志也會因為身體認同因素,排斥乳房檢查。美國發現,女同志的婦癌發生率會比異性戀女性高,乳癌的死亡風險也因此增加。
而美國女同志家庭家暴的通報數約11%,低於異性戀家庭的20%。然而異性戀的家暴受害者有警政、社福等正式系統可以求助,而女同志受害人卻會遇到警政、社工人員排斥同志,啞巴吃黃連的狀況。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