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yForums
[ Show ]
Support VoyForums
[ Shrink ]
VoyForums Announcement: Programming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is service has been a labor of love since 1997. We are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online who values our users' privacy, and have never sold your information. We have even fought hard to defend your privacy in legal cases; however, we've done it with almost no financial support -- paying out of pocket to continue providing the service. Due to the issues imposed on us by advertisers, we also stopped hosting most ads on the forums many years ago. We hope you appreciate our efforts.

Show your support by donating any amount. (Note: We are still technically a for-profit company, so your contribution is not tax-deductible.) PayPal Acct: Feedback:

Donate to VoyForums (PayPal):

Login ] [ Main index ] [ Post a new message ] [ Search | Check update time | Archives: 1234 ]
Subject: FW:【行銷廣告】語言魔術師──希特勒(文/盧玲穎)


Author:
AA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20:44:45 03/23/03 Sun

 不知道在大家的印象裡,希特勒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應該是壞蛋一個吧?
的確,希特勒惡名昭彰,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稱他為「魔鬼」;後代的許
多評論家稱他為「混世魔王」;但是,卻有人非常與眾不同的,說他是一個
「語言魔法師!」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今天,我們就要從「語言使用的角度」來談「希特勒」。

 我們先來看一段在1939年4月,希特勒在紐倫堡向德國青年演講宣示
的兩段話:

「我不悲傷──我聽見警告聲。我不怕打擊,但我隨時準備接受打擊。在做
選擇時,我不會顫抖,但我要你看見,而且我要更強壯。我要我的腳堅定的
站在地上,準備抵抗任何打擊。當那一刻來臨,你將站在我身邊。你將站在
我前面,後面,旁邊,並且在我的掌管之中,而且,我們將一起帶著我們的
旗幟迎接勝利。」


 這一大段話,是希特勒要煽動德國年輕一代投入戰場的演講。也就是在這
一年,德國進軍波蘭,吹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哨。

 讓我們想像一下這個畫面──希特勒高高的站在講台上,握起拳頭大聲疾
呼。台下一片如一個足球場般大的廣場,站滿了金髮碧眼的青少年,向前仰
望著希特勒。

 這就是希特勒語言的魅力,用人人聽得懂的、最質樸簡單的語言,激起人
的熱情,令人仰望。這種鏡頭,常常出現在與希特勒有關的紀錄片中,即使
這些紀錄片可能經過刻意設計,但希特勒演講的魔力,還是令人震攝。

 讓我們稍稍回想一下那個時代的世界。當時正是第一次大戰後,德國因為
第一次大戰的戰敗,與戰勝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這個和約造成德國土
地被瓜分、而且還得付出鉅額的賠款。因此,當時的德國民生凋蔽,人民生
活在一片愁雲慘霧中,偶爾,還要為自己掀起世界大戰造成的傷害產生歉疚
感!

 而希特勒的崛起,就是因應著這樣的局勢--他翻轉了很多讓人不高興的
感覺。例如,他不認為戰敗了就要有歉疚感,尤其戰爭對他來說是為了「德
意志精神」而戰。他也大聲疾呼要撕毀《凡爾賽和約》,認為那是個喪權辱
國的和約。希特勒非常熱情的向很多人宣揚他這個概念,即便是在他被捕下
獄的期間,他都能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獄中同袍加入他的納粹黨。這種說詞
完全激起了當時德國人的另一種希望--要脫離不平等的國際關係,而且要
振興「德意志精神」。

 另外,他也創造了一套反對猶太人的邏輯,他說,自己年輕時對猶太人其
實很有好感,但漸漸成長之後,他發現那些讚揚法國人的政黨,主導者多為
猶太人,而這些猶太人主導了當時德國與奧地利的悲慘命運,因此他覺得猶
太人艱險、狡詐,是劣等的人種,不如日耳曼的亞利安民族高貴。

 為了對付猶太人,他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這個猶太法律將付諸實現。」這是《聖經》中的一段話,是一句人人早已
熟悉的諺語,不但大家容易記得,希特勒刻意賦予的「猶太人」終將滅亡的
意義,也就這樣埋進大家的心裡。

 想當領袖,就要收買與鼓動人心,希特勒深深瞭解這個道理。

 當然,希特勒的「語言魔術」,並不只是鼓舞人心而已,他也有那種能夠
把黑的講成白的,用很簡單的邏輯翻轉道理的功力。這也是他後來可以成為
「民主體制下的獨裁者」的原因。我們來看希特勒在《我的奮鬥》這本被印
行了984萬本的自傳中寫的一大段話--

 一開始,他先批評了所謂的民主政治,是這樣說的:

「在今日,民主議會的目的,並不是在組成一種好人會議,而是在集合一群
卑鄙無用的人;他們的智力有限,所以是易於驅使的。」

 然後他舉出了他認為最適合日耳曼民族的政治體制:

 「日耳曼的領袖,是自由選舉出來的,他對於所有一切直接的行為,完全
負著責任,在這種制度之中,個別的問題,並不取決於多數的投票,而完全
取決於一人,而且他把自己的生命財產,來為這取決的問題做保障。」

 有聽出什麼端倪了嗎?大家有沒有發現,他一方面保護了人民「投票」的
權利,又一方面在說服人們—只要投票給一位睿智的、勇於負責的人,就是
日耳曼民族最好的民主政治。希特勒完全沒有用到什麼政治分析、也沒有用
到什麼理論證明,但是他很明白的在告訴德國人,那個「最好的人」,就是
他自己,請選他為德國效力。

 就在這層層的包裝下,希特勒成為民選領袖,而且握有極大的權利,煽動
德國人為了「德意志精神」重新投入戰爭,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而且讓
德國人相信自己是最好的人種,而屠殺了幾百萬猶太人。

 這種很武斷的、希特勒慣有的說話方式,被某些語言學學者稱之為「剛性
指令」,意思就是說,很愛為事情下定義,不提出什麼論證;即使有論證,
也是模糊一通。

 與希特勒同樣被並稱為「語言魔術師」的,其實還有和他同時代的英國首
相邱吉爾,他也很能運用語言激起人們的熱情,但不同的是,語言學家對於
這兩個人運用的語言有極端不同的評價,原因就在於他們認為:「希特勒的
語言挑撥了仇恨,但是邱吉爾的語言則捍衛著民主的價值。」

 「語言與政治」的關係,近年來也在台灣成為一種顯學,尤其是引用「諺
語」或「詩句」這種方式。不久前民進黨大老林義雄先生,就曾經引用美國
著名詩人佛洛斯特的詩--「分歧的那條路」,來說明他不再參選民進黨黨
主席的決心。到後來,有許多政治人物,也都各自引用不同的詩句,例如我
們最常聽到的「美好的一仗,已經打過。」這句話,是出自《新約聖經》;
「明日,旭日將依然東昇」,則是出自大文豪海明威的筆下。

 希特勒是個極端的例子,他抓住了語言感染人心的力量,卻傳遞著製造仇
恨、引起世界大戰、仇殺猶太人的思想。當然,你或許會懷疑,難道人們可
以就這樣被語言操縱嗎?為什麼希特勒可以感染這麼多人去恨別人、去殺人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還可以深入的想一想。

參考資料:南方朔,《愛用諺語的政客們,你要成為邱吉爾還是希特勒?》,
2001/11,新新聞週刊




「轉載自歷史智囊電子報。欲訂閱歷史智囊電子報,請至
  http://www.url.com.tw/enewsv2/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Replies:
Subject Author Date
嗯~san04:38:51 03/26/03 Wed


Post a message:
This forum requires an account to post.
[ Create Account ]
[ Login ]

Forum timezone: GMT-8
VF Version: 3.00b, ConfDB:
Before posting please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VoyForums(tm) is a Free Service from Voyager Info-Systems.
Copyright © 1998-2019 Voyager Info-System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