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Eric
[ Edit | View ]
|
Date Posted: 06:08:41 12/27/01 Thu
我對Calvin同學的意見有一點兒回應:
如果生存是只因本能,這是否盲目的本能?當人沒有這種本能時就應該死嗎?
如果不需要照顧父母、對社會有害而無益時,就應該死嗎?
正如Calvin所說,人生是有許多不快的事,如果可以預計人生苦多於樂的話,人生是否為著等候痛苦呢?是否應該死去呢?
我亦對Raymond有一點回應:
我想知他發現什麼謬誤呢?
即使人生的動作好像是在重複的,但它背後的意義和帶來的感受可以折然不同。所以人生的苦樂有好多時是與生存的態度和信念有關。
我個人的人生觀:
我相信人的靈魂是被創造的,不會一死就燈滅。如果你認同人死後還有「人生」的話,這段人生必定是更為長久。所以死了也沒用,人始終也需要面對人生。而理智的做法是為長久的生活打算,將眼光放遠。
佛教叫我們行善積德,令來世快樂,什至叫人脫離重複的輪迴人生。
基督教叫我們去尋回人類遺失了的根源─神,並叫別人也認識這根源。如果人認識這根源,人就得到一種愛,這愛會叫我們快樂。
如果人不是不滅的話,我也認同有些人是應該死的。
而前提─神是否存在,我想提出一點,有許多人指出神的存在有謬誤,但亦有許多人提出神不存在是有謬誤。這樣邏輯上的謬誤是否一個可靠的工具去判別神是否存在呢?只看神存在的謬誤,是否一種謬誤呢?
[ Post a Reply to This Messag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