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yForums
[ Show ]
Support VoyForums
[ Shrink ]
VoyForums Announcement: Programming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is service has been a labor of love since 1997. We are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online who values our users' privacy, and have never sold your information. We have even fought hard to defend your privacy in legal cases; however, we've done it with almost no financial support -- paying out of pocket to continue providing the service. Due to the issues imposed on us by advertisers, we also stopped hosting most ads on the forums many years ago. We hope you appreciate our efforts.

Show your support by donating any amount. (Note: We are still technically a for-profit company, so your contribution is not tax-deductible.) PayPal Acct: Feedback:

Donate to VoyForums (PayPal):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 Main index ] [ Post a new message ] [ Search | Check update time ]
Subject: 《當上美國總統(上) 》精彩內容


Author:
《當上美國總統(上) 》精彩內容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10:14:42 11/08/02 Fri

《當上美國總統(上) 》精彩內容

  一個隨時備戰的國家,才可能獲得和平社會。-喬治.華盛頓


  在南達科塔州拉石茂山(Mount Rushmore)岩壁上所刻成的國家紀念碑,有四位美國總統的巨像,其中華盛頓的下巴到前額,共有六十呎高,另外三位總統是傑佛遜、老羅斯福和林肯。


首任總統,責任深遠

  一七八九年四月三十日,喬治•華盛頓宣誓就職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總統。那天凌晨時分,許多紐約市民被十三響清澈嘹亮的禮炮聲吵醒,大家都知道這些禮炮鳴響的重大意義,因此都興奮雀躍的迎接這陣喧鬧。


  當時五十七歲的華盛頓,深知自己今後的責任深遠。華盛頓任陸軍將領時,即為美國獨立革命的表徵,他曾經排除萬難,率領美國度過坎坷歲月,促使美國邁向獨立、民主、自由的社會體制。許多美國人民認為,出身將領的華盛頓,具有威武莊重的儀表與英明睿智的領導才幹,是帶領美國這個新興國家走向繁榮富裕的最佳人選。由於首任總統所能依憑的只有嶄新的美國憲法,因此華盛頓剛上任時,雖然深受國民尊崇愛戴,卻仍有一絲前途茫茫的感慨。


  華盛頓在就職典禮上發表演說,鼓勵每位美國人民追求自由與幸福,政府的存在是為了領導人民走向富庶安定的社會,因此政府訂定決策之前必須聽取民眾的意見。成千上萬的民眾聆聽演講之後,感動得熱淚盈眶。


出身地主之家

  喬治•華盛頓生於一七三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在維吉尼亞州的西摩蘭郡(Westmoreland County)出世。其父是經營煙草農場的地主,在維吉尼亞州擁有一座佔地兩百六十畝的農場。少年時代,喬治•華盛頓經常騎馬在農場附近的小山丘徜徉。年事稍長後,協助父親在森林裡獵捕花鹿,也常幫忙砍伐木柴。雖然相傳華盛頓小時候曾砍下櫻桃樹,然後誠實的向父親認錯,但是許多美國歷史學家都認為這個故事純屬虛構,其意義只在宣揚華盛頓的誠實正直。


  兒時,華盛頓由家庭老師教導閱讀、寫作和算術。華盛頓的父母非常注重待人接物的道理,這對他日後的人格塑造和事業發展頗有助益。華盛頓成年後,常在碧綠如茵的起伏山坡上,與當地富紳一起賽馬打獵,也經常參加豪華的宮廷舞會,很快就成為一位風度翩翩的瀟灑紳士。


  十六歲那年,華盛頓受雇為土地測量員的助手,在叢林裡穿梭來往,深刻體會到拓荒生活的艱辛。他把賺的錢都拿來購買土地。


  一七五一年秋季,華盛頓的哥哥罹患肺病,經友人介紹,由華盛頓陪同,到氣候溫暖、陽光充足的西印度群島療養。一段時日後,其兄之病情未見好轉,反而是華盛頓感染了天花。雖然幸運的碰到醫術高明的藍納漢醫師細心看顧,得以治癒存活,但是臉上卻留下許多疤痕。


  數月後,其兄病逝,華盛頓在哀慟之餘,決心追隨哥哥的事業目標,加入其生前引以為榮的軍伍生涯。二十歲時,華盛頓已官拜陸軍少校。


  華盛頓身高六呎二吋,頭髮紅褐,眼珠灰藍,神態英勇威武,頗受上級賞識。一七五三年,維吉尼亞州的商人對於法國軍隊的騷擾時有抱怨,維吉尼亞州的副州長派遣華盛頓長途跋涉五百哩路,到法軍駐守的勒福堡(Fort LeBoeuf)搜集情報,並且向法軍提出警告。他帶領六位士兵順利達成此項任務,回到軍中,獲升中校。


  兩年後,法軍聯合印地安人與美軍作戰,華盛頓率領軍隊出生入死,在槍林彈雨中奮戰三年之久。一七五八年,英國派兵援助,合力把法軍擊潰,維吉尼亞州始告安定。華盛頓以二十六歲之齡退役,回到故鄉改任公務員。


參與公職

  一七五九年,華盛頓與瑪莎(Martha Dandridge Custis)結婚。小巧玲瓏的瑪莎是一位已有兩個孩子的富孀,她帶給華盛頓一大筆錢財和房地產。她的性格溫順體貼、精明能幹,使急躁易怒的華盛頓逐漸變得穩重冷靜。


  婚後,華盛頓膺選維吉尼亞州的下院議員,每年議會休假期間,他就在自己的農場上種植五穀蔬果。華盛頓深愛田園生活的安謐,為農莊取名「佛農山莊」(Mount Vernon),每天凌晨即起,騎馬巡視廣大的農場,指揮黑奴看管龐大的煙草園。不久,他更大量種植小麥與玉米,並雇用黑奴在農場內飼養雞、鴨和牛、豬,亦有專門捕魚的工人,定期在波多馬克河(Potomac)上撒網捕魚,還有一些黑奴專事紡織和縫製衣物,供應衣食給華盛頓所擁有的莊園使用。華盛頓夫婦經常在自家的華宅舉辦奢侈晚宴,邀請達官貴人到家中飲酒聚餐,談笑作樂。


  一七六七年,英王喬治三世為了籌措之前與法軍作戰所耗損的巨額費用,國會決定向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徵收關稅。殖民地各州人民為此深感不滿,認為國會逕自表決通過,罔顧殖民地人民權益,因此發起一項口號:「若是英國國會沒有殖民地代表,殖民地人民就拒絕付稅。」


  一七六九年,華盛頓毅然參與反對英國貨物進口的活動,抵制行動延續數年之久。一七七三年,有一群偽裝成印地安人的麻薩諸塞州居民,在波士頓海港將一艘商船上裝載的英國茶葉包裹全部拋入海中,以表達拒絕付稅的抗議,此即著名的波士頓茶葉事件(Boston Tea Party)。華盛頓對這些人的愛國情操擊節讚賞,呼籲殖民地人民要加強國防,因為英國政府遲早會追究,並施以無情的撻伐。


  一七七四年九月,華盛頓代表維吉尼亞州到費城參加第一屆大陸會議 (Continental Congress),十三州的代表齊聚一堂,討論如何應付英國的威脅。一七七五年六月,與會代表一致推舉華盛頓擔任「大陸聯軍」總司令。


成為「大陸聯軍」總司令

  華盛頓上任後,辛勤培訓士兵,加強他們的防衛力量,同時也耐心等候武器和糧食的支援。數月後,有六十座大炮運至前線,華盛頓與他的幕僚興奮地洽商動兵計劃。


  一七七六年三月四日深夜,美軍在波士頓山坡上嚴密佈署,把整個城用大炮和士兵層層圍住。凌晨時分,英軍一覺睡醒,才驚訝於美軍備戰能力的強大。數天後,英國統帥豪威(William Howe)將軍決定帶領英國士兵乘船離開波士頓港。波士頓的軍隊和市民立刻在街頭巷尾歡呼慶祝這次「不流血勝利」。


  然而,華盛頓並未因此而鬆懈下來,他預測這批英軍會轉往紐約市,因此在四月中旬帶領軍隊駐守紐約。七月四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美國上下一心爭取獨立自主,期盼永遠脫離英國統治。


  七月十二日,一百五十艘英國軍艦載著兩萬名英國士兵和一萬名德國傭兵,在紐約港上岸。華盛頓帶領的美軍人數是兩萬三千名左右。頭兩個月,美軍頻打敗仗,加上經常有怯懦氣餒的逃兵打擊軍心士氣,人數日趨減少。然而,華盛頓下定決心奮戰到底,遂於十二月初,帶領軍隊穿越德拉瓦河,隱藏在賓夕凡尼亞的叢林中備戰。英軍為自己的軍力壯大而沾沾自喜,軍隊中的士兵們成天喝酒打牌,快樂逍遙的準備過聖誕節。華盛頓是務農出身的將軍,卻能擬出周全縝密的戰略計劃,決定孤注一擲,在冰天雪地的氣候下,對駐紮在穿登(Trenton)的鬆懈英軍展開大突擊。


  一七七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破曉時分,華盛頓率領兩千五百名士兵,把英軍打得落花流水,不少英國士兵逃進叢林藏身,卻訝異的發現自己仍被美軍圍攻,留在軍營的士兵則被迫投降。在這場名留青史的「穿登之役」中,美軍只有四人受傷,這次意外的勝利,使華盛頓聲名大噪。


  一七七七年十月,華盛頓再度帶兵在費城與英軍作戰,八個月之後,英國將領克林登與一萬兩千名英軍退出費城,轉往紐約市,華盛頓下令追擊,絲毫不放過打擊英國軍隊的機會。不料,美軍開始接二連三的嚐到敗仗的滋味。一七八一年夏季,法國派兵支援,九千名美軍加上七千八百名法軍,浩浩蕩蕩的向駐紮紐約市的英軍進攻,雙方在約克城(Yorktown)交戰。十月十九日上午,英國的康華利(Cornwallis)將軍舉白旗向聯軍投降,英軍紛紛丟棄武器,逃離約克城。


  英軍在「約克城戰役」敗北,使英國政府感到大勢已去。美國指派富蘭克林、亞當斯和詹傑,赴巴黎與英國外交官員舉行和平談判,一七八三年,雙方簽訂巴黎條約,英國承認北美十三州獨立,華盛頓帶領軍隊進駐紐約市。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Post a message:
This forum requires an account to post.
[ Create Account ]
[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Forum timezone: GMT-8
VF Version: 3.00b, ConfDB:
Before posting please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VoyForums(tm) is a Free Service from Voyager Info-Systems.
Copyright © 1998-2019 Voyager Info-System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