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yForums
[ Show ]
Support VoyForums
[ Shrink ]
VoyForums Announcement: Programming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is service has been a labor of love since 1997. We are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online who values our users' privacy, and have never sold your information. We have even fought hard to defend your privacy in legal cases; however, we've done it with almost no financial support -- paying out of pocket to continue providing the service. Due to the issues imposed on us by advertisers, we also stopped hosting most ads on the forums many years ago. We hope you appreciate our efforts.

Show your support by donating any amount. (Note: We are still technically a for-profit company, so your contribution is not tax-deductible.) PayPal Acct: Feedback:

Donate to VoyForums (PayPal):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 Main index ] [ Post a new message ] [ Search | Check update time ]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Date Posted: 18:23:14 07/09/00 Sun
Author: 仇耀初老師
Subject: 教育改革方案:-一個教師的閱讀


『香港教育制度要改革了!』這不單是莘莘學子及家長們期待巳久的日子。作為教育前線工作者的老師們又何嘗不是與學生一般引頸以待。與很多立志『悟人子弟』的教師們一樣,本身亦是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中成長,我們不謹是一個改革的執行者,對於參與整個改革的過程更是責無旁貸。
  
本文旨在從一個前線工作者的角度提出幾個觀點。

一. 教育目標 - 『優』想『質』我

  這次教育改革首要達致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這是非常好的。只是這個目標建立在「世界變了,教育制度非變不可」的前題下。歸根究低,都是要為香港制造大量具備多方面才能的優秀人才,使香港在經濟上不會落後於其他地區。於是,矛頭便直指學生的質素每況愈下,其實根據香港教試局每年發表的資料顯示,我們的精英學生的質素從未下降,反而是比前進步了。可是,我們漸漸感覺到香港學生不斷被社會人士『質』。銀行家梁錦松說:「我們需要有廣泛、創新和全球觀點的畢業生去維持我們在新紀元的競爭能力。」(南華早報, 99年1月30日) 企業家田北辰更老實不客氣地說,僱主是畢業生的「最終用家」(end-users),故此他們才有資格談教育目標。作為「用家」的他說,學校應該培養學生的「領導才能、與人溝通能力及性格。」(信報, 99年2月5日)。究竟我們教育工作者以致家長們是否真的希望所有學生都變成那一種領袖式的「優秀」和「卓越」?所謂『優質』的教育,是不是以能否培育出這種優秀人才作為指標?諮詢文件第一章中認為優秀人才應是善於自學、溝通、靈活變通、具組織力的人。對於一個前線工作的教師來說,普及教育是要培育一個填思明辦,關懷社稷,對生命熱愛的年青人,這比培育一個他們心目中的領袖式「優秀人才」來得重要。

二. 教育前線工作者的角色

  在諮詢文件中有關「教育前線工作者的角色」上提出三點教師角色的轉變,
分別是 一. 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建構知識的啟發者;
    二. 從課程的推行者轉變為校本課程發展的參與者;
    三. 從政策的執行者轉變為改革的主導和貢獻者。
文件中亦提出改革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讓教師們「鬆綁自主」,有更大的空間去發揮專業精神。
  就第三點而論,這個改革終於將教師從政策的執行者轉變為改革的主導者了。不過,就筆者的親身經歷看來並非如此。跟前兩個諮詢階段一樣,這份諮詢文件發表了將近兩個星期後,教師們才收到一份諮詢文件的摘要,那種被忽視的感受是可以從教師們對諮詢文件的冷漠反應中見到。我們不覺得自己是主導者,這個教育改革工程不是我們有份去創見的。前線工作者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關鍵人物,但在設計改革的過程中前線工作者可以被忽視嗎?前線工作者若不認同改革,這改革會成功嗎?
  第二點提到讓教師參與校本課程發展,這本是一件十分理想的事情,但沒有適當的資源加以配合亦是空話。今天很多教師每天授課五六節,放學後還要處理大堆煩瑣的行政以及學生輔導工作,其他工作如批改學生作業、備課等就要到晚上才有機會處理。那麼,你認為教師還有時間去參與校本課程發展嗎?
  至於「鬆綁自主」,那只是上面改革設計者的一番空談。當你走進任何一間中小學,走訪五年以上教歷的教師,問問他們怎樣可以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啟發者」時,你必定得到類似的答案,就是將每班的人數減低一些,學生的學習情況就巳經變得相當不錯了。再說,教育學院(包括香港教育學院以及三間大學的教育學院所提供的教師訓練)訓練出來的教師巳不再老套地「Chalk and Talk」式教學,只是沒有適當的空間來發揮而已。所謂「鬆綁自主」而沒有將每班人數減低及適當的資原配合,其實是將教師綁得更緊。
  總體而言,諮詢文件中有很多改革是必須要實行的,例如一.取消學能測驗以減低小學生為了準備學能測驗而作出無必要的操練;二.建議大幅減少小學自行取錄小一生的比率至百分之十五,改由大部分由中央派位的「一條龍」式制度,並強調小學不可透過面試或筆試考核學生;三.倡議實施中學六年制,初中高中各佔三年,而中三以後課程會更連貫,學生可有更多空間參與多元化學習活動,擴闊知識基礎;以及四.學生在中六才需應考一個新的公開試,作為升讀大學的學業依據等。只是這些改革應如何落實將是一個難題,需要更廣泛的諮詢才可以順利地實施。盼教統會在改革過程中能更多尊重各方面的聲音和參與,而不是由幾個「外行」官僚來倡導。

[ Next Thread | Previous Thread | Next Message | Previous Message ]

Post a message:
This forum requires an account to post.
[ Create Account ]
[ Login ]
[ Contact Forum Admin ]


Forum timezone: GMT+8
VF Version: 3.00b, ConfDB:
Before posting please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VoyForums(tm) is a Free Service from Voyager Info-Systems.
Copyright © 1998-2019 Voyager Info-Systems. All Rights Reserved.